建议“专家”的建议靠点儿谱,说话别违人情、违人性 世界快播

来源:北京日报 2023-04-13 11:04:30

4月12日,多条“专家建议”冲上各大热搜榜:有的专家称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建议有实力有担当的人多生孩子;有的专家称北京打车太便宜,网约车是北京堵车的罪魁祸首……专家建议引起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认为,这些建议不接地气,如果是专家真实意思的表达,既不可信,也不可行。


(相关资料图)

对大多数网友来说,仅以普通人的普通认识来看,冲上热搜的几条专家论断和建议,都无法苟同,难以接受。虽然国家鼓励生育,但没有强制生育,更是通过各种政策调整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相比之下,专家一句“年轻人不生小孩就不对”与政策不符,并且缺乏与年轻人的共情;“子女是长周期耐用消费品”的比喻,则是典型的引喻失义,是对生命延续和传承的误读;至于北京打车太便宜的观点则陷入了纯粹的经济思维,似乎忘了有些特殊商品不适用价格杠杆的经济原理,也不知道当年曾有过通过提高春运票价限制坐火车人数的建议;网约车是堵车罪魁祸首的论断,网友一句话就堵得死死的:没有网约车之前的堵车怎么解释?何况这个判断也与政府鼓励网约车发展的方向相冲突。

专家是某个领域的专门人才,因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能提供专业性的见解,而成为公众认可并尊重的对象。专家有不同观点和判断很正常,网友见仁见智也合理,通过交锋双方才能取得共识。可一段时间以来,欠缺科学、违反常识、逻辑不通专家观点层出不穷,“专家”不再权威,甚至沦为拍砖对象,被网友戏称为“砖家”,有些专家的观点已不能代表学术界,更难以让公众信服。

原本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各路专家,走下神坛,遭遇形象危机。有的是忘了隔行如隔山的古训,自负地跨专业发言,置评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有的是媒体为博眼球和流量,将某个观点单独拎出,而脱离了前言后语;有的纯粹就是不学无术,而又有扬名立万的野心,因而故作惊人之语;甚至有人自封专家,无视周围的冷眼和谩骂。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自媒体带节奏,故意曲解专家意见,以黑专家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网红梦。

分析不靠谱专家高谈阔论哗众取宠的根本原因,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身为专家所应有的科学地基没有打牢,没有科学精神,更不愿意在冷板凳上做一些严谨细致的研究工作。还有一些“专家”更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丢掉了学术规范和社会责任。脱离了当下社会实践和基层民众,掌握了点理论皮毛就削足适履,不了解具体实际就大言不惭,混了个什么头衔就高人一等,说话盛气凌人、建议天马行空、观点不容置喙。这样的专家,能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可以想见;心明眼亮的公众不买他们的账,实属必然。

当然,绝大多数专家都言之有物观点鲜明,值得公众信任。但是,一小部分专家信口开河的毛病足以引以为戒。只希望“奇葩说”的专家多练练内功、接接地气,说尊重科学规律的真话、符合中国实际的实话、不违人性人情的人话。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评论员 贾亮【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钱绯璠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x

热门推荐

建议“专家”的建议靠点儿谱,说话别违人情、违人性 世界快播

2023-04

瑞士首都_瑞士首都是哪个城市 每日头条

2023-04

煤电核准量增加推动产能升级 当前信息

2023-04

又一位美女明星不幸去世,年仅26岁,被发现陈尸家中,死因却成谜_世界观点

2023-04

得狂犬病会有什么预兆_得狂犬病的人有什么症状

2023-04

哉佩利敖光线和斯派修姆光线(哉佩利敖光线)

2023-04

凯帕半场数据:1次摘高空球+6次扑救,评分7.5-全球速看料

2023-04

4l妇女团体_今日讯

2023-04

网吧服务器多少钱一台_网吧服务器

2023-04

男生都喜欢什么礼物

2023-04

推荐阅读

山西2021年度发放国家助学贷款逾29亿元 助40万名学生圆大学梦

2021-12

伪造事故赚取“差价” 机动车骗保成诈骗犯罪重灾区

2021-12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确诊34例

2021-12

张家口崇礼全力做好冬奥测试赛服务保障工作

2021-12

咖啡、啤酒、盒饭……早出晚归的打工人 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

2021-12

云南涉疫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

2021-12

对话“贩毒”母亲:不认罪正申诉,盼抗癫痫药物氯巴占可合法购买

2021-12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黎被开除党籍

2021-12

湖北省委政法委原副巡视员汪宗兴接受审查调查

2021-12

利用游戏平台设线上赌场 江苏一犯罪团伙涉非法牟利数百万元被连锅端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