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忽视利差损等风险隐患 保险应刹住炒停售歪风|全球实时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25 08:41:06

原标题:每经热评|忽视利差损等风险隐患 保险应刹住炒停售歪风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评论员 涂颖浩


(资料图)

近日,保险业内传出消息称,监管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寿险公司调整新开发产品的预定利率,对普通产品预定利率上限3%,而此前的上限为3.5%。这一消息在保险圈又一次激起波澜,不少保险销售员在社交平台上转发该消息,并配文呼吁消费者抓紧“上车”,“错过不再有”“且买且珍惜”………这样的字眼裹挟着焦虑的情绪扑面而来。

笔者对于停售焦虑的初印象是在学生时代,街头小商贩扩音器里循环播放“挥泪甩卖,还有N天告别某市”的聒噪,引来过路行人的驻足。再次路过的时候,这样的话术竟然丝毫没改。多年后,直到笔者到外地上学,都还没有等到这家街头小商贩告别“某市”。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贩卖停售焦虑,在金融保险圈竟也如此盛行。

众所周知,保险是一种较复杂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应当根据家庭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按需配置。消费者若追求临时“上车”,很容易忽略产品本身的功能与自身需求是否匹配。比如,长期储蓄类保险产品,更适合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消费者。有的保险消费者因急需用钱,投保后三五年就想退保,殊不知不仅没能拿到预期的收益,甚至还可能损失一定的本金。

置身停售焦虑下,消费者为了“上车”而“上车”,还可能存在风险隐患。中国精算师协会去年9月曾发布提示,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请消费者警惕。2022年7月,银保监会起草了《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禁止炒作停售及价格变动。意见稿提出对产品停售及价格调整进行公告,意在要求保险公司对产品是否停售“说话算话”,也对销售人员的宣传口径进行了统一。

在保险业,炒停售现象屡禁不绝,本质上是销售层面的“保费冲动”造成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部分保险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注重眼前的保费规模,忽略公司的长远利益,这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保险公司当引以为戒。

此外,从防范利差损角度而言,高企的成本可能成为公司经营的负担。1999年,原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全面叫停高预定利率产品,在该政策发布之前,中国寿险业积累的利差损达到数百亿元,至今仍有个别公司在消化当年的利差损风险。

再说销售误导带来的纠纷投诉,也是保险公司不可承受之重。2022年初,停售前收获一波流量的疫情险很快就迎来了“反噬”。彼时,这些“网红产品”被保险代理人当作互联网“钩子”产品触达消费者,一度被监管点名销售误导及条款不明确。监管披露的保险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数据显示,去年多家保险公司相关产品纠纷投诉量直线飙升,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冲动消费,在任何行业领域都不可取。保险业更应刹住这股不正之风,回归保障本源,理性购买保险产品。

x

热门推荐

评论:忽视利差损等风险隐患 保险应刹住炒停售歪风|全球实时

2023-04

服务政府——我会专家应邀到南沙区安监站进行培训讲座-环球报资讯

2023-04

last weekend前面用什么介词_weekend前面用什么介词

2023-04

曼谷首日赛程!国乒迎3场中日对决,血战张本智和,林高远迎内战_世界热资讯

2023-04

@灵活就业人员 公积金这样缴存使用

2023-04

西足协通报:继上周之后,本周又有两起针对裁判的暴力事件 环球关注

2023-04

吉大正元(003029)2023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热资讯

2023-04

【天天快播报】重庆功夫餐馆被处罚

2023-04

澄城县博物馆_关于澄城县博物馆介绍-当前播报

2023-04

优秀党员代表发言技巧_优秀党员代表发言|环球热闻

2023-04

推荐阅读

山西2021年度发放国家助学贷款逾29亿元 助40万名学生圆大学梦

2021-12

伪造事故赚取“差价” 机动车骗保成诈骗犯罪重灾区

2021-12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确诊34例

2021-12

张家口崇礼全力做好冬奥测试赛服务保障工作

2021-12

咖啡、啤酒、盒饭……早出晚归的打工人 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

2021-12

云南涉疫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

2021-12

对话“贩毒”母亲:不认罪正申诉,盼抗癫痫药物氯巴占可合法购买

2021-12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黎被开除党籍

2021-12

湖北省委政法委原副巡视员汪宗兴接受审查调查

2021-12

利用游戏平台设线上赌场 江苏一犯罪团伙涉非法牟利数百万元被连锅端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