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数据岂容作假

来源:经济日报 2023-08-14 07:08:39
x


(资料图)

教育部近日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省开展专项核查,严查就业数据弄虚作假。就业数据造假,反映出部分高校畸形功利的政绩观,实属自欺欺人。真实准确的就业数据,是开展稳就业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各种造假行为须保持零容忍态度。

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就业率有利于提升高校影响力和美誉度。为了让数据“看上去漂亮”,部分高校不在帮扶方面下功夫,反而动起了歪脑筋,绞尽脑汁给数据注水,甚至出现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等“奇葩”做法。让人“眼前一亮”的就业数据,对就业大局和高校学科设置产生了恶劣影响。

一是干扰部门决策。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不同地区和类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国家就业大局有重要影响。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层面,都需要客观翔实的就业数据作为决策参考,进而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一些高校的弄虚作假,会误导决策,干扰有效政策的出台,也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

二是影响专业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需要缩减招生计划甚至停招。这项规定,是为了让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避免盲目开设专业。透过真实的就业数据,能够看出哪些专业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哪些专业需要缩减招生规模。一些高校对就业数据造假,不利于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最终造成人才供求错配。

真实是数据的生命。对于高校就业数据造假行为,应深入剖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除了加强不定期抽查督导,应加大对统计造假的惩罚和问责力度,进一步明确就业数据统计量化指标,压减造假空间。

减少中间环节干扰,也能让数据更接近真实。高校作为利益相关方,其自身公布数据的客观性容易引发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尝试推广毕业生在第三方就业系统直接填写信息。例如,教育部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确认本人毕业去向信息,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赤裸裸的数据造假行为,有悖于教书育人精神,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一经发现高校存在虚假签约、虚假证明等违规行为,应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责任人,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x

热门推荐

大学生就业数据岂容作假

2023-08

独立团论坛共享账号 独立团论坛

2023-08

高端美发店名字大全(适合高端美发店名字大全)

2023-08

孟加拉国登革热病例数激增 世卫呼吁快速采取行动

2023-08

中金: 美国经济为何迟迟没“衰退”?

2023-08

威海职业学院贴吧教师待遇(威海职业学院贴吧)

2023-08

为迎中国游客日韩“忙碌起来” 济州道知事开会讨论如何接待

2023-08

医药反腐进行时!多地公布涉医药腐败举报方式

2023-08

以篮球促交流 2023上海明日之星篮球争冠赛落幕

2023-08

江苏省南京市2023-08-13 15:28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

2023-08

推荐阅读

山西2021年度发放国家助学贷款逾29亿元 助40万名学生圆大学梦

2021-12

伪造事故赚取“差价” 机动车骗保成诈骗犯罪重灾区

2021-12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确诊34例

2021-12

张家口崇礼全力做好冬奥测试赛服务保障工作

2021-12

咖啡、啤酒、盒饭……早出晚归的打工人 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

2021-12

云南涉疫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

2021-12

对话“贩毒”母亲:不认罪正申诉,盼抗癫痫药物氯巴占可合法购买

2021-12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黎被开除党籍

2021-12

湖北省委政法委原副巡视员汪宗兴接受审查调查

2021-12

利用游戏平台设线上赌场 江苏一犯罪团伙涉非法牟利数百万元被连锅端

2021-12